百度
  • 百度
  • Google

三农问题

首页 > 中国治理 > 三农问题

农民致富要解决县乡冗员问题

作者:陈敏

来源:南方都市报

来源日期:2004年02月12日

本站发布:2004年02月13日

点击率:188次


据《人民日报》报道,不久前,人事部宣布将对县乡两级机关违规进人问题集中进行一次清理。这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重要举措。近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毫无疑问,这两个改革是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农民要想增收,县乡两级必须减员,否则增收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县乡政权机构冗员繁杂,根本的解决办法不是在维持现有县乡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一次次地清退,现有县乡管理体制是皮,冗员是毛。只要现有县乡管理体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冗员问题就将永远无解,今天好不容易清退一个,明天就会悄悄回来两个,后天甚至可能堂而皇之地回来三个五个。

    当今农民负担过重,固然有政策环境的因素,但相当多数县乡两级机构的寻租行为,无疑要对农民过重负担负主要责任。县乡两级政权有很大程度的独立性,其负责官员如果不是素质很高,很容易被不受制约的权力腐蚀。一些县乡官员这种寻租行为,无不给国家政权带来巨大阴影。普通农民很难直接跟更高级的国家政权打交道,对国家政权很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冗员之蔚为壮观、滔滔不绝,于此不难理解。削减冗员当然十分必要,但滋生冗员及其它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整治,冗员将前赴后继,削不胜削。那么怎样治理呢?窃以为唯一的路径就是扩大基层民主,用基层民主至少先把乡一级机构管起来。同时乡村两级一律实行严格的民主理财,乡村两级机构该有多少个人头,要由负责为之买单的农民说了算;每年的预算、决算也要由负责为之买单的农民说了算;让农民首先管住乡村两级机构的钱袋子。这样的话,至少在乡一级,冗员将很难滋生,自然也用不着事倍功半地反复清退了。

    如果把乡级管理机构还给农民,转变为社区自治机构,那么真空地带就没有了,虽然不能说马上弊绝风清,但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改观——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治理乡政权,靠少数官员的个人智慧治理乡政权,往往导致猫捉老鼠的滑稽局面;但如果扩大基层民主,动员几亿农民制约乡村两级机构,用差不多是全社会的智慧制约乡村两级机构,还有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真正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必须下大力气把县乡两级机关的冗员问题解决好。

相关阅读:

评论:

关闭窗口
此处显示新 Div 标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