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突破目前中国经济困境,有必要进行第二次土地革命
从我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看,如果要使中国经济摆脱目前困境,有必要进行第二次土地革命。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权和土地属性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长期租赁制度,也就是目前俗称的土地流转。为了确实保证农民利益,应该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上保证农民在收取租金的同时,有权对土地增产、增收享有一定利益分配的权利。这样可以保护农民因信息不对称而低价出租土地,也有利于维持长期租赁合同的稳定。农民作为土地主人,也理应分享土地大幅度增值后收益。同时,还可以保护承租者长期承租的权利,避免农民在出租土地价值大幅度上涨时反悔或者撕毁合同。
二是逐步放开农村宅基地的转让限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法律上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的合法转让,名义上是保护农民利益,实际上对农民利益的严重侵犯。由于农村宅基地无法合法转让,使得农村宅基地价值大打折扣。对于一些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的乡村,其在农村的房屋和宅基地不少只能抛弃和荒废。如果放开农村宅基地的转让限制,必然让目前城市大量闲置资金找到新的投资渠道。对于那些向往田园生活和有意在广大农村进行项目投资的人们,一旦可以合法转让农村宅基地,必然会积极购买农村宅基地。而这些人在购买农村宅基地后,必然会进行翻修、重建、扩建,对于拉动民间投资极为有效。由于农村宅基地可以合法转让,必然使农村的房产和宅基地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购买者和农民还可以向银行进行抵押借贷,这就可以将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的农村死资产变为活资产。同时农民拥有的宅基地在可以合法转让后,其价值必将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一些城乡结合部和风景名胜区的宅基地的价值更会大幅度升值,这些地方的农民很可能会一夜暴富,农民暴富后,国家可以加强所得税的征收,还可以增加国家税收、有效进行二次分配。农民有了钱必然会进城购买房产,不但可以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三四线城市房产的去库存化,也可以极大提振中国目前疲软的消费市场。
客观说,之所以目前中国消费市场不振,而中国人的海购行为又异常火爆,就在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后,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目前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城市高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卖了农村宅基地进城的农民,其消费需求正好可以部分消化城市消费者消费升级后所空闲的部分产能。
在确保流转后基本农田、林地、草场原有属性不变的情况下,一旦从法律上明确保护农村土地的长期租赁合同有效性;逐步放开农村宅基地的合法转让,中国的农村将激活一个几万亿,甚至十几万元的庞大市场,也为目前国内庞大的居民储蓄找到用武之地,对于扭转目前民间投资不振的现状,将是一计有效强心针。
而这样改革成本极低,只需要转变观念,大胆突破,废除至酷农村土地和宅基地价值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强相应监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