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 百度
  • Google

读者留言

首页 > 网站介绍 > 读编往来 > 读者留言 > 我们一同走过

晨风:关于“特色”理论的解析框架

作者:晨风微语

来源:读者留言

来源日期:2016年09月16日

本站发布:2016年09月17日

点击率:3923次


 “特色”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简称。

  “社会主义”的主要诉求是平等公正,是“共同致富”,“中国特色”则意指符合国情的制度构建和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治,是公民权利的主要构成与保障,是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通常被认为是“普适价值”的相同概念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以“普适价值”的某些表现形式(如“多党竞争”、“三权分立”)将其“加冕”为“西方价值”予以否定,逻辑不能自洽,缺乏说服力和影响力,也缺乏与民众交融的亲和力。这已经导致了所有相关的宣传大都流入空话、套话、甚至不知其所云的“神话”。

  应当明白,即便仅仅从维护社会、政权稳定的角度,“核心价值”的引领也远比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鼓动(如果有意为之则无疑玩火,甚至会加剧社群分裂引发更大的不稳定)更为有效,以及更具“正能量”。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鼓动宣传、以及“歌德范式”宣传对政权公信力的实质提升基本无效,且有副作用--它基本只能影响无需宣传即能自动迎合的那一部份人,而正是这部分人,极易受民族主义中负面元素和民粹主义的影响、受不实信息和现实困顿的影响而产生极端的情绪。

  还应当明白,在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时代背景下、在网络社会燃爆点频现且难以预测的条件下,传统的围堵式维稳范式注定收效甚微且成本奇高,它还凸显了其迷信“权力”的本质,与“核心价值”格格不入。

  对“特色”理论阐述解析,应当旗帜鲜明地阐明“核心价值”与“普适价值”的本质同一性,强调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强调其实践渐进的现实考量和路径选择,以及(至少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的)在一些方面的应然表现形式,着力表述中国表现形式的内涵以及现实合理性。

  历史已经证明了苏式“社会主义”的破产,证明了西方发达国家“先精英后大众”递进民主发展方式的成功;近年来非“橄榄型”社会结构国家的民主转型基本困顿,有的甚至陷入长期社会动荡,也实证了这类“跨越”范式的转型并不可取。

  中国实践则证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提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并非“社会主义”的必要要求--因而也提示了“专制”并非“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

  中国实践在展示了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提示了其前期发展方式与社会主义主要诉求的较大偏离--贫富差距甚至超过几乎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底层民众的福利保障远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占比水平;并且,由于市场秩序的法治保障和契约精神塑造严重不足、资源配置方式仍以“权力”为主导,其结构性的矛盾难以解决,效率过低,市场失序失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正面临逾越艰难的制度性“瓶颈”和发展速度的断崖式下降。

  “中国问题”的解决,须以“限制权力、保障权利”为标志的现代法治建设为重要前提和基础,以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原则为重点,围绕执政党所宣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注重实际考量,着力探讨、展望、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走向和发展脉络:

  1、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比如十年二十年甚至时间更长一些)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旗帜,推动执政党所领导的改革,是阻力最少、风险最小、也最有可能解决“中国问题”、从而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正确选择;在现阶段,应当着力探讨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探讨在一党执政条件下的权力均衡和限制权力的实现方式。

  2、“权利”的根本原则是不能以自己的“权利”侵入他人权利的边界,现代法治则是最有效区分群己边界的治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公民权利,应由相关法规予以保障和规范,应当通过“加权”或者“增量”的方式逐渐扩展。

  3、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资产的私有,而资产私有则逻辑地生成和强化“资本的权力”。因此,应当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产私有的关系,探讨国有经济的本质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着力表述“特色”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内涵,着力探索遏制资本权力的“特色”实现形式。

  4、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资源配置由市场主导、是权利平等的自由交换,是彰显契约精神的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然要求具备这些根本的特征,同时,它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主要诉求。因此,应当着力培育契约文化彰显法治精神,着力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均衡和限制,探讨在市场价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正义、以及“共同致富”的基本涵义和实现方式。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相关阅读:

评论:

关闭窗口
此处显示新 Div 标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