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 百度
  • Google

美国观察

首页 > 国外选举与治理 > 国外治理 > 美国观察

纽约:申奥出局意料之中 布什面孔帮了倒忙

作者:陈敏

来源:新闻晨报

来源日期:2005年07月07日

本站发布:2005年07月07日

点击率:192次


硬件不足民意差 第二轮就遭淘汰 纽约"政治牌"没能帮上忙

  在国际奥委会第117届全会进行的投票选举中,作为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五个候选城市之一,纽约在第二轮就遭淘汰。

  资深业内人士:纽约甩出“政治牌”让人吃惊

  当美国总统布什出现在纽约申奥的宣传片中,向全世界发出邀请的时候,一些国际奥林匹克界的资深人士,被这张纽约藏在袖管里的“政治牌”惊呆了,认为它的甩出,可能会一举改变整个申奥的结局。

  “整个纽约的申奥陈述,完全没有美国以往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给人的那种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的腔调,相反,他们以前所未有的低姿态,向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种族、各种肤色的人们发出邀请,要把奥运会办成全世界的盛会。布什的出现,更是极大强化了这一姿态。”一位国际奥林匹克界的观察家说。

  然而,纽约并未成为一匹“黑马”,但对于大多数收看电视直播的人来说,纽约前所未有的“政治面孔”不免令人有些意外。

  美国参议员、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双双在现场发表陈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录像片上的呐喊助威,成为会场最夺人眼球的形象;如此看来,据说美国国务卿赖斯也险些亲自到新加坡,但最后因日程安排实在有冲突而自感遗憾,绝不是纽约奥申委为拉票传出的谣言。

  国际关系专家:布什这张面孔帮了倒忙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沈丁立评论说:“9·11”之后,美国希望借助举办体育盛事,让世界看到一个坚强的形象、自信的形象、安全的形象,而纽约,恰是上上之选。

  奥申委在美国,一向是一个“民间组织”,当年亚特兰大奥申委可没请到美国总统出山“吆喝”。

  沈丁立认为,如果说今年是一次空前激烈的竞争,那么“民间组织”为了增加影响力,而请美国高层官员在录像片里抛头露面,也不算难事。但美国总统布什在录像中明确表示,美国政府承诺负担届时奥运会的安保费用———去年雅典用了超过10亿美元,纽约将只高不低。对于申请举办奥运会的美国大城市来说,资金从来就不是关键问题,政府的态度暧昧以及安保的巨大压力才是首要困境。布什的空前表态在开出支票的同时,也表现出政府想借助纽约重塑美国形象的急切心理。

  可以说,无论哪座城市申请举办奥运会都会“幸运”地得到本届美国政府的强大支持。曾经在4年前发生“9·11”事件的纽约,当然是布什眼中的最佳举办地。

  可惜的是,纽约奥申委忘记了一点,布什的“政治面孔”也不免唤起了人们对美国强悍外交政策的印象。美国皮尤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公布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美国在公众眼里的声望前所未有的低落和令人疑虑。如果说,纽约市长想表达“‘9·11’之后,纽约又站起来了”,那么世人对布什强硬面孔代表的美国显然并不买账。

  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美国相关机构的所作所为给整个奥林匹克大家庭留下的印象太难以挽回了。

  在美国举办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市场经营和技术管理方面非常失败,甚至连有些色情商店的招牌,都带上了奥运五环标志!国际奥委会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形象在亚特兰大受到了亵渎。接下来在美国举办的盐湖城冬奥会,又爆出了导致国际奥委会濒临绝境的贿选丑闻。

  纽约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希望本来不大,最终没能乘乱“杀出”,当然并不意外。

  新闻背景 纽约出局,意料之中

  【硬件】主体育场选址成"致命伤"

  纽约在2002年11月2日击败旧金山,成为代表美国申办第30届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但在今年6月6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公布的评估报告中,纽约得到的评语不如巴黎和伦敦,同时国际奥委会还指出,纽约必须解决他们的主体育场问题。

  早在今年2月国际奥委会视察纽约申奥情况时,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就向考察团保证,他们将在曼哈顿修建一个大型体育场,作为2012年奥运会的主会场。

  纽约奥申委的这一计划,主要是考虑在曼哈顿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街区举行奥运会,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想法,希望以此大大提高其申办的成功机会。但直到国际奥委会的评估报告公布之前,这一方案都还没有得到相关方面的批准。

  而恰恰就是在评估报告公布之时,纽约州公共机关就否决了这一花费近20亿美元的计划。尽管纽约奥申委紧急推出“B”计划———将奥运会主体育场设在皇后区,但这一致命伤已经很难被翻过了。

  【民意】支持率在候选城市中最低

  此外,纽约所得到的民众支持率,也是五个候选城市中最低的。今年3月,在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对5个申办2012年奥运会城市进行的一项公众调查中,当时支持马德里申办的人最多,达到了91%,而纽约人支持申办的比例只有59%,在5个被调查的城市中最少。

  还有一点不利因素,便是美国在过去近十年里,已经举办过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根据不成文的“游戏规则”,纽约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次赢得奥运会举办权,也是其它国家难以接受的。

  【质疑】纽约代表遭遇轮番“轰炸”

  在五个奥运申办城市中,纽约在申办陈述之后遇到的质疑最多。

  当纽约奥申委主席、纽约市副市长多科特洛夫的总结结束后,国际奥委会委员、摩纳哥阿尔伯特王子便提出问题,纽约申办计划中说得花好桃好,具体实施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差别?

  随后,国际奥委会叙利亚委员萨米·穆达拉勒问道:“有一些国家被列在美国的‘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这些国家的运动员或者官员,允不允许进入美国呢?”

  对此,多科特洛夫的回答是:“毫无疑问,所有的国家的运动员都有进入纽约参加比赛的权利。纽约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每一个运动员,欢迎每一个教练,欢迎每一个体育官员,进入我们的城市,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奥运会的喜悦。”

  好不容易过了这一关,又一把刀挥了过来。一名西班牙籍的代表问道:“奥运会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支持,但评估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41%的纽约人反对举办奥运会,这是一个很高的百分比。我们想知道,这个百分比,现在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对此,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解释是,这个分歧仅仅是在奥运场馆的选址问题上。他说:“我想上次民意调查的时候,我们在场馆选址方面的确存在着一些争议。在那之后,美国人民,特别是纽约的人民希望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我们希望争论一些问题,这是美国风格。”

相关阅读:

评论:

关闭窗口
此处显示新 Div 标签的内容